九游版本和360版本海岛奇兵一样吗
  • 首页
  • 九游版本和360版本海岛奇兵一样吗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预测2025...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3-08 23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    我有一个保持了很多年的习惯:每年年初,都为自己寻找一个关键词,用这个词,指导自己一整年的决策与行动。

    2019年是“突围”,2020年是“潜行”,2021年是“重启”,2022年是“外卷”。

    2023年,我的关键词是“乍暖还寒”。

    很多朋友都说,太准确了,真的是乍暖还寒。2023年的前两个月,快速复苏,一片欣欣向荣。但是从3月开始,突然转冷。然后越来越冷。

    为什么?因为疫情只是一个天降意外。我们增长的真正天花板,是经济减速。疫情结束带来的复苏,会很快撞上经济减速的天花板。

    同时,因为疫情的结束,大家普遍对经济有了更好的预期。而当预期一头撞上现实,中间的反差感,就会让人寒意满满。

    2024年,我的关键词是“贴地飞行”。

    当2023年的现实,一路延续到2024年,很多人会感到迷茫、甚至是绝望。

    于是我们看到,很多人说,拉倒吧,躺平吧,我认输该行了吧。

    但我觉得,不要躺平,要贴地飞行。

    什么叫贴地飞行?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、期望放低,放低放低再放低,低到贴着地面、贴着草皮。

    主动调整预期,心平气和地接受低增长,培养一种来之不易的心平气和,然后,把自己的业务精耕细作、颗粒归仓。既然再也找不到低垂的果实,那就去搜寻地缝里的硬币。

    到了2025,要展望新的一年了,很多人都问我,经济会好吗?就业会好吗?这个会好吗?那个会好吗?

    我不跳大神,没法给你一个准确答案。而且我敢肯定,这世上没人能给出肯定答案。

    但我却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:2025,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。你不能说它已经“复苏”,但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。

    但我思来想去,总是想不到一个准确的词,来描述这种感觉。

    最终,在AI的帮助下,我确定了我2025的关键词:沉潮渐起。

    我把这个词发给同事们看时,大家都有点懵,这是什么意思?怎么有点看不懂?

    我说,表达出来真的很难,但我想试着给你讲一个故事:

    几个月前,我曾经和一位培训业务的负责人交流,他对我说,2024年真的是太难了,整个培训市场不算砍到大腿,也至少砍到肚脐眼了,大家都不愿意花钱出来学东西了。

    为什么难?很简单,反正学了也赚不到钱,学这些还有什么用?

    我说,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,但我有一种不一定正确的感觉,供你参考:

    2024年,确实很难,但2025,或许会好起来。

    为什么?因为当时间够久,当大家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低预期时,心态就会发生一种神奇的变化:

    那,那还能怎么办呢?难道真就这么躺下去?总得学点东西吧?

    看上 去很难,现实也确实很难,但无论如何,不会比今年更难了吧?

    当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再失去时,人们的心态,反而会从抗拒,转向逐步接受.再无可失,就是无所不能。

    这时,整个社会的共识和信心,反而会得到提升。

    这是一种很复杂、很微 妙的心态。我尽量描述,你尽量感受。

    在海边最漫长的黑夜里,总有一个时刻,你会隐约感知到黎明的气息。或许是因为天空已经泛白,或许是空气中那一丝难以言说的湿润与清新。

    就像经验丰富的捕鱼人,能在潮水最低落时,从细沙的震颤中预感到,远方的波涛正悄然酝酿。

    沉潮,渐起。

    在寒冬最深处,当积雪还未消融、寒风仍在呼啸时,你却能在某个清晨,从树梢抖落的雪花中,嗅到一缕春天。

    枝头的积雪依旧厚重,但内里的枝条已经开始悄悄饱含汁水。

    这就是沉潮渐起的含义:你不能说它已经兴起。但至少,一些苗头、一些趋势,已经肉眼可见。

    哪些趋势?我目前只有一些不成系统的思考,与你分享,供你参考。

    我觉得,至少有3个趋势可以明确。

    第一个趋势,是AI。

    我们已经听了太久的AI,AI浪潮、AI革命,AI这AI那。

    但我觉得,2025年,或许会是AI应用的爆发年。

    什么叫AI应用?如果AI是电,那么电灯、冰箱、洗衣机,就是电的应用。

    AI也是一样,比如,AI助手,或许会成为手机的标配。各种使用AI技术的“跨平台应用”,你对它说一段话,它就自动帮你点外卖、订机票、买新年礼物,类似这样的场景,可能会大规模出现。

    另外,当AI应用爆发后,人和人之间的差距,会因为AI工具的出现而进一步拉大。

    有一部分人,早早用它提高效率。而另一部分人,始终轻视它、忽略它。最终,这种差距就会因为新工具的出现而越拉越大。

    这些 年,我总是听到很多人说,AI这里不好用、那里不好用,AI还是帮不了我的忙啊。却不知AI正在进化、正在成长、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模样。

    但我想送给你一段我从万维钢老师专栏中看到的话:

    这波AI大潮跟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所有科技进步有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。像5G、元宇宙、区块链那些东西都是越不懂的人越一惊一乍,懂的人都觉得其实没啥了不起。 可是对于AI,恰恰是不懂的人还在「正常化偏误」之中,越懂的人却越是暗暗心惊。

    我也祝你,一定要重视AI、善用AI。

    第二个趋势,是出海。

    2024年的年度演讲上,我提到了日本的“黑字还流计划”。

    什么叫黑字还流计划?这是当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日本遭遇经济增长的难题时,提出的一套“解题思路”。

    简单来说,就是既然日本国内增速放缓,那为什么不能鼓励企业出口,把资金留在那些增速更高的国家,比如中国、新加坡、越南。等投资获得了收益,再把收益带回国内,这不是更好吗?

    出海,是增速放缓这个难题的解药。

    我看见很多人说,我们也出海,我们的产品通过各种渠道,卖到了多少多少国家。

    但我想说,那不叫出海。我一直反复强调:商品出口和企业出海是两回事。

    企业出海,不只是商品出去,还要钱出去、人出去,扎根当地,理解当地的需求、尊重当地的生态,和当地人共建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    因为,坐在家里,只能揣测,去到现场,才有答案。只有出门,你才能修订很多此前固有的偏见。

    比如,去中东前,我一度以为当地政府吸引外资,最想要的一定是税收。

    去到当地才知道,这些石油土豪国根本看不上这仨瓜俩枣。他们想要的,是你能帮他们产业转型,不再过度依赖石油。石油,只是转型路上的盘缠。

    比如,在去东南亚之前,我一度以为,东南亚的人工那么便宜,转移,一定是为了节约成本。

    但去到当地这才知道,虽然人工成本低了,但土地、物流等成本陡增。总的成本算下来并没有便宜。企业真正想要的,是对冲国际政治风险。

    2024年,我去了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、东亚的日本、美洲的墨西哥和美国西部、东南亚的越南和印尼。

    今年,我还会继续去美国东部、欧洲的英国、东南亚的新加坡、非洲的肯尼亚。

    我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,这些商业的热土,正在开出怎样不同的花朵。

    出海,是时代给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机会。

    我会一直在路上,我也希望你,一起加入。

    第三个趋势,是消费信心。

    9月底,一大波政策扑面砸来,降息降准、引导存量房贷利率降低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。

    很多人认为,正是这一波政策,造成了那一轮股市的飞涨。

   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,讲述信心和共识的作用,链接在文末的“参考文章”里,欢迎你去看看。

    我只想给你提炼一句话:必赢的共识,是通往真赢的路径。

    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,今年还会推出更多的政策,提振信心。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做好准备,接住这波信心。

    以上,就是我对2025年的一些展望与思考,未必正确、不成体系、有待指教。但假如能为你带来一丝丝的启发,我都会无比开心。

    每一次的低谷,都是为了更好的起飞。当我们经历过严寒的磨练,才能珍惜春天的温暖。

    最后,我想说,无论你从何时开始看我们这个公众号,我都祝2025年的我们一起:

    触底反弹、沉潮渐起、总会花开。

    *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
    参考文章:

    观点/ 刘润主笔/ 歌平编辑/ 二蔓版面/ 黄 静

   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77篇原创文章